手拉器到底是誰發明的呢?
手拉器的原始發明者早已經不可考.
根據文獻紀載, 最早申請手拉器專利的人是 Edwin C Elsner於西元1956年在美國提出申請.
裡面的機械結構已經大致有現階段一般使用手拉器的基本結構.
但是從其機械結構看來其破壞強度並不高, 因為其軸心的設計會導致織帶在承受拉力時會斷裂
手拉器的大量使用是在歐洲與美國:
民國70幾年代, 幾乎所有的手拉器工廠都還在歐洲與美國本土.
較著名的公司在歐洲的有Spanset, 在美國有Ancra兩大巨人在供應拉緊器的製造.
換句話說, 也就是他們幾乎都在美國有沖壓與電鍍工廠, 那時候台灣的經濟也才剛剛起步.
在當時, 世界上所有貨物綑綁帶的專利, 幾乎都是這兩間的天下, 互相井水不犯河水, 但是卻私底下互相較勁.
早期的手拉器生產, 最困難的就是手拉器軸心的製造.
手拉器軸心的材料屬於合金鋼的材料, 其製程是利用將圓條狀的材料, 慢慢利用壓延的方式,擠製成半圓形的材料.
但是由於是利用金屬的擠壓成型方式, 卻也破壞了金屬本身的晶格結構.
若是以兩英吋的手拉器來說, 往往破壞拉力達不到5噸, 動態測試中往往提早斷裂, 導致於當時的手拉器價格居高不下.
直到宇昱的出現:
宇昱一開始是幫台灣的貿易商做OEM, 但是許多貿易商惡性倒閉,與利潤微薄之下.
宇昱決定自己衝出海外接單, 生產手拉器–也就是宇昱的第一代與歐美無差異性的手拉器, 軸心也是用壓延的方式生產.
宇昱在民國80幾年, 在台灣獨自開發出利用連續沖壓成形的手拉器軸心元件.
當時震撼了歐美各國的手拉器大廠, 宇昱當時的技術可以達到2英吋手拉器的破壞拉力高達7噸.
原因就是利用合金鋼材料再加上利用軸心本身的幾何限制.
這項專利,也讓宇昱在歐美市場一戰成名.
幾乎所有宇昱手拉器的軸心,全部採取連續模具沖壓而成
所以當時都歐美各大廠紛紛關閉手拉器生產線,因為:
- 軸心連續沖壓成型的世界專利屬於宇昱所有
- 宇昱的軸心穩定度幾乎是100%
- 宇昱專利軸心技術居然在動態測試時不發燙
- 宇昱的軸心技術,使得手拉器金屬元件可以輕鬆的破5噸, 甚至在特殊的條件之下, 單支手拉器也可以達到7噸之多
當時的宇昱與台中太平,大里的沖壓廠配合,
一起生產加工宇昱的第二代手拉器, 也就是專利軸心沖壓技術的手拉器.
宇昱第二代手拉器自動沖壓廠房
宇昱不斷的突破 宇昱設計的極限:
在2016年的今天, 當全世界都還在生產宇昱當時第一代的手拉器產品的同時,
宇昱的手拉器世代已經進步到第七代全自動手拉器.
- 第一代手拉器: 也就是現在大家在使用的手拉器, 宇昱早已經不生產了,因為安全性與操作性皆不佳,停產(也就是現在市面上賣的)
- 第二代專利手拉器: 雖然有宇昱的專利軸心技術, 但是軸心會卡死的問題,一樣存在(軸心會卡死,是全世界所有手拉器的通病),停產
- 第三代專利手拉器: 專利軸心技術與專利無阻力技術(曾經有歐美大廠客人威脅,不給他獨家代理, 他就不買了. 但宇昱產品從不給人代理, 那幾位客人還是繼續買 ),量產中
- 第四代專利手拉器: 專利無阻力與專利自動收回機構,量產中
- 第五代專利手拉器: 專利無阻力機構, 專利自動回收機構與專利步階式收織帶機構,量產中
- 第六代專利手拉器: 專利無阻力機構, 專利自動回收機構與專利步階式收織帶機構,量產中(此款為輕型手拉器中最長的一款)
- 第七代專利手拉器: 專利無阻力機構, 專利自動回收機構與專利齒輪-彈簧機構,量產中
宇昱專利被歐美各國專利引用高達1480次:
“引用”代表你的專利夠權威性與可靠性, 下面有Google 宇昱專利的連結

世界的手拉器歷史, 是由歐洲與美國所創下的.
但是近幾十年世界手拉器的發展史, 卻是台灣手拉器之光–宇昱的創新產品所主導.
因為只有針對消費者使用上的困難, 才可以真正設計出好的產品.
當全世界的工廠都往中國移動時, 只有宇昱仍然堅守在台灣這塊土地上.
成本固然重要, 但是沒有讓人驚嘆的產品, 也拚不過中國廠
看看世界各地的客戶如何介紹宇昱的產品

